《四川日報》頭版關注丨敘永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夯實鄉村振興本底
今(10)日,《四川日報》頭版刊發了《敘永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夯實鄉村振興本底》一文,關注瀘州市敘永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連片開發,實現聯農帶農、產銷循環,帶動園區發展和村民收入增長的成效。全文如下。
敘永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夯實鄉村振興本底
連片開發的“試驗田”結出“豐收果”
魏杰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榮昌
“從目前來看,我們的思路沒有錯!”1月5日,記者在瀘州市敘永縣采訪時,不時從在當地掛職的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干部口中聽到這句話。
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拉開帷幕,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與瀘州市敘永縣結對,蓮都在敘掛職干部提出新思路:不能像以往一樣撒花椒面,“不要大而全,要小而精?!?/p>
“敘永縣有23個鄉鎮,幫扶資金有限、人員有限,不可能做到全部均勻覆蓋?!被叵氘敃r調研后的場景,一位掛職的蓮都區干部說。
轉變思路很關鍵?!澳懿荒苷覀€比較有代表性的片區,做出可供參考和復制的模式出來?”麗水市幫扶瀘州工作隊提出的思路,起初并沒有得到回應。
實際上,蓮都區探索的“古堰畫鄉”跨行政區域的黨建聯建模式,結合片區實際,整合資源、聚力突破,抱團發展、共謀振興,既實現從集體經濟薄弱村到集體經濟強村的巨大轉變,又實現從片區共用到片區共建,再到片區共贏的共同發展,在全國都有典型意義。
“能不能將‘蓮都經驗’復制過來?”掛職干部向敘永縣提出的建議,很快得到敘永縣委的回應——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夯實鄉村振興本底,有助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力農業在穩增長中多作貢獻。
“烏蒙山區與浙西南山區的生態、地理環境相似,而敘永縣敘永鎮紅巖片區距敘永城區近,交通區位有優勢,可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試點來打造?!丙愃袔头鰹o州工作隊很快與敘永縣達成共識:以敘永鎮紅巖片區紅巖村、百花村、寶元村、丹桂村、丹山村等5個村為基礎,連片開發。
連片開發的5個村,被當地干部親切地稱為“試驗田”。
兩年多時間過去,這塊“試驗田”結出豐收“果實”——邀請浙江大學規劃設計團隊、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編制敘永首個片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和首個片區村級規劃;5個村在全縣率先探索跨村黨建“聯盟”模式,實現區域連片規劃、項目整體包裝、產業聯動發展、區域事務共同處理。其中,僅紅巖村與丹桂村飛地聯營共建的茶葉加工廠,通過“龍頭企業+村資公司+農戶”“固定租金+分紅”模式,發展1.4萬畝茶園,年產成品茶達125萬斤,實現茶葉年產值1.3億元,輻射周邊鄉鎮、區縣鮮葉銷售100萬斤。
除了產業共建,還有數字共興——麗水市幫扶瀘州工作隊將紅巖片區的生產、自然等信息接入片區信息化平臺,指導農業生產。
溫度 10.6 攝氏度,空氣濕度79%……1月5日下午,紅巖村茶農潘洪秀在自家茶園拿出手機熟練地操作起來?!耙┓柿??!备鶕到y提示,她一鍵操作,化肥用量等實時顯示在屏幕上?!耙郧胺N茶,都是‘靠天吃飯’?!迸撕樾惆崔嗖蛔刃牡南矏傉f,現在,濕度、溫度等10多項茶葉生長環境指標,通過手機就可掌握。 “用上智能噴灌系統,連施肥和澆水都能通過手機完成?!?/p>
數字共興技術在潘洪秀家旁的農田中也有應用:紅巖片區位于四川昆蟲遷飛大通道,農田中設置的垂直雷達觀測站實時監測昆蟲高空飛行行為,其結果可用于指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預警。
“蓮都經驗”還給當地帶來什么改變?紅巖村黨總支部書記韋思華算了一筆賬:通過連片開發,實現聯農帶農、產銷循環,片區內大宗茶鮮葉市場收購價格提高30%,農戶每畝茶葉增收3000元,村集體公司收入超60萬元,帶動園區發展茶葉加工廠共12家,片區核心區內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427元。